點擊下方按鈕,復制微信號,打開微信搜索,并關注
2025年9月22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多晶硅主流型號441#、553#及3303#硅報價單日普漲200元/噸,其中3303#硅均價突破1.1萬元/噸。 光伏產業鏈在產能調整、政策干預與市場需求間的復雜博弈。當前行業正處于能耗標準升級、行業自律深化與全球需求分化的多重窗口期,市場格局面臨深度重構。
供給端:產能收縮與庫存轉移并存 國內多晶硅產能正經歷政策驅動的深度調整。現有產能中約26.4%無法達到基準能耗要求,需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改或退出,預計有效產能將降至240萬噸/年。盡管短期產量仍維持高位,9月周度產量約3.1萬噸,但頭部企業通過減產控銷策略,推動市場階段性供應偏緊。庫存方面,多晶硅社會庫存仍處20萬噸以上高位,但硅片環節庫存已降至16.89GW,顯示壓力向下游傳導。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地區豐水期結束可能引發四季度減產,進一步加劇供應波動。
需求端:N型技術滲透與終端博弈加劇? 下游需求呈現結構性分化。硅片企業因原材料成本上漲及海外訂單支撐,開工率提升,183N和210N硅片排產增長。電池片環節雖嘗試跟漲,但組件端因終端電站收益率下滑維持低價競爭。海外市場成為關鍵變量,中東、拉美地區訂單增長部分抵消國內疲軟,但歐盟碳關稅(CBAM)第二階段實施使出口成本增加,制約需求釋放。
工信部《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明確嚴控光伏產能無序擴張,要求新建項目配套先進技術,倒逼低效產能退出。行業自律會議頻發推動減產,內蒙古、青海等地企業已啟動控產計劃,但西南地區豐水期復產產能部分對沖減量。市場傳聞的戰略收儲計劃若落地,或消化超100萬噸庫存,但政策細節尚未明確,企業擴產決策保持謹慎。能耗新標的實施將重構成本曲線,具備自備電廠或顆粒硅技術的企業有望在行業洗牌中勝出。
全球光伏裝機需求保持增長,2025年預計突破400GW,但產業鏈利潤分配失衡加劇。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要求進口多晶硅滿足低碳認證,歐盟碳關稅推高出口成本,中國廠商加速布局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等海外基地以規避風險。與此同時,國內經濟復蘇乏力導致工業硅等原材料價格波動,西南地區電價上浮政策使多晶硅邊際成本支撐位升至4.3萬元/噸。在“雙碳”目標與貿易保護主義的夾擊下,行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技術驅動的價值競爭。
當前多晶硅市場正處于政策底與市場底的博弈階段。短期價格波動受情緒與庫存周期主導,中長期走勢則取決于產能出清節奏與技術迭代速度。 【僅供參考,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91再生免責聲明: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所述產品的買賣出價,投資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91再生無關!我們力求提供客觀、公正、準確的行業信息,但對其準確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也不保證這些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
供應/求購廢塑膠,廢金屬,廢制品
再生資源分揀,廢金屬,廢塑料,黃板紙
廢金屬、各類廢品
廢金屬回收
廢銅,廢鐵,廢金屬
供應供應廢金屬
廢金屬、廢木材、廢塑料、廢紙板等
研發、生產、銷售:塑膠環保材料、塑膠原料、金屬制品、塑膠環保設備;環保技術推廣及服務;軟件開發;再生物資回收與批發;非金屬廢料和碎屑加工處理;國內貿易。
廢金屬,銷毀
廢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