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一、二季度通過廣州海關進口的塑料廢料各約為52萬噸,但到第三季度進口量驟減至24萬噸,同比降幅35%。10月份進口量僅為2.2萬噸,同比降幅高達82%。
廣州海關是國外塑料廢料進入中國的重要門戶。在今年前10個月里,廣州海關進口的塑料廢料總量為130萬噸,占全國進口總量的20%,進口量居全國各海關之首。
從8月1日開始,廣州海關被指定為嚴格施行固體廢棄物進口新規的試點單位,致使近來的廢料進口量大幅萎縮。
中國政府在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這項新規定,旨在加強對廢棄物進口的控制。此規定的出發點是,大量不可再生的廢棄物也魚龍混雜地隨著有再生價值的廢料一同流入中國,對環境造成了污染,中國環境保護部的一名發言人在上周在廣州舉行的2011中國塑料回收和再生大會暨展覽交易會(ChinaReplas)上發表了講話。
作為塑料廢料進口大國,中國再生加工的塑料廢料中有一半依靠進口。根據海關的數據顯示,塑料廢料進口量從2002年的246萬噸增至2010年的740萬噸,年均增幅達到26%。
在本次會議上發表講話的官員們說,新規將對塑料再生領域產生重大影響,原因如下:a)新規定禁止出借、租賃或出售固體廢棄物進口執照;b)禁止轉售進口廢料,而且進口廢料必須由進口執照上的企業作為原材料加以使用;c)進口商必須通過所在地海關進行結關操作,而不是全國的任何海關。
廣州海關的一名代表在會上發言說,之前由于法律規定上的灰色地帶,出借、租賃或出售塑料廢料進口執照和轉售進口廢料在廣州地區“并不鮮見”。他說,新規定將有力地杜絕固體廢棄物的“混亂流動”和走私活動。
新規的出臺使得塑料再生行業倍感壓力,因為一旦政府要求全國所有海關都嚴格遵守新規,塑料廢料進口量可能將嚴重萎縮。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今年8月中國的塑料廢料進口總量同比下降11%,但在9月份同比增長了1%,10月份則增長了11%。在今年前10個月里,中國進口的塑料廢料總量為739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再生利用專委會會長、深圳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的林東亮說道,新規定對該公司在進口結關上的操作靈活性施加了限制,進口成本也有所增加。他強調說,塑料再生行業對政府強化行業監管的決心和目標給予支持,但許多再生企業并未做好充分準備迎接這一變化。
隨著廣州海關在全國率先嚴格執行固體廢棄物進口新規,該海關近兩個月的塑料廢料進口量減少了80%以上。中國塑料再生行業表示憂慮重重,一旦政府要求全國所有海關都嚴格遵守新規,將會引發大規模的行業危機。
91再生免責聲明: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所述產品的買賣出價,投資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91再生無關!我們力求提供客觀、公正、準確的行業信息,但對其準確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也不保證這些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